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会资讯
学会资讯
【经验交流】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发展素质教育 建设教育强国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阅读数:1866    发布时间:2024-04-10    分享到:

2023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领导下,在广大会员的支持下,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以下简称“分会”)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打造了六大品牌活动,引领并推动大学素质教育不断发展。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党建引领力

分会始终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思想观念、凝聚政治认同的作用。分会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展素质教育”座谈会,特邀顾明远、王义遒、胡显章、马陆亭等十余位专家学者在线交流,并在《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发表了系列笔谈文章,反响良好。分会始终坚持正确办会方向,在活动主题确立、课题研究设计等具体工作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教育热点,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分会篇章。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筑牢组织凝聚力

会员管理中,分会将积极吸纳与用心服务相融合,根据会员需求精心打造品牌活动,会费支出全部用于会员发展。汇聚领域内知名专家学者,咨政建言、咨询服务,为推动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分会时刻关注素质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汇聚起一批致力于大学素质教育工作的推动者与实践者,他们来自各级各类高校,涵盖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书院制等方向。

三、坚持打造品牌活动,提升学术创新力

围绕教育热点,组织高层论坛。分会每年举办年会暨高层论坛,目前已举办十一届。2023年会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素质教育”,140余所高校400余名代表线下参会,6.4万人次收看大会报告,已成为素质教育理论研讨和实践交流的重要平台、会员交流沟通的重要纽带。

汇聚专家学者,创办“素质教育大家谈”。依托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等平台,创办“素质教育大家谈”系列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前沿作专题报告,线上线下累计收看46万人次。

组织交流活动,搭建展示平台。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组织学术成果交流活动。联合北京理工大学举办全国高校荣誉教育峰会,通过活动总结经验、凝聚共识,培育了一大批大学素质教育优秀成果。

组织课题立项,推动理论研究。继2022年数百所高校申报了555项素质教育专项课题后,2023年分会采取“少而精”的设立原则,围绕素质教育热点开展立项。开放评议观摩,刊发示范课题研究公报,受到会员代表的广泛讨论和关注。

编辑出版文集,积淀宝贵资料。每年编辑出版论文集及会刊《大学素质教育》,均被中国知网收录。论文集主要遴选汇编会议论文,已出版11本。会刊开设有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工作感悟、课程推介、活动资讯等栏目,已编发36期,成为会员分享成果、交流经验的精神家园。

四、规范内部治理体系,树立社会公信力

组织架构合理,工作运行机制完善。分会核心成员政治素质过硬,理事长及常务理事分工明确、尽职履责;分会各项制度完备。

打造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阵地。建设分会网站,资源共享;开设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近4000人;建立理事、常务理事工作群、专家智库群、历届论坛参会群、大学素质教育交流QQ群,累计超过3000人。

五、发扬服务大局理念,扩大综合影响力

以素质教育、教学创新抓手,为教师教育赋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素质教育实践,分会多次组织新乡村素质教育讲座报告、调研及座谈会,深入乡村中学一线,与学生开展阅读培训、心理健康等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发挥教学创新专家作用服务教师教学竞赛,为竞赛理念、环节设计等献言献策。

以全球视野谋划发展,国际影响力逐渐显著。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同美国、英国、韩国、日本,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同类组织建立了密切联系,邀请境外学者出席活动,在国际交往中积极传播中国素质教育思想。

面向未来,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将一如既往以党建工作引领素质教育事业发展;持续打造品牌活动,以卓越品质构筑学术高地;深化素质教育研究,以高水平成果服务科学决策;加强全球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加强会员单位联动,推进分会高质量发展,为把学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学术社团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撑保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