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理事会暨2025年学术年会召开

10月18日至19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第四次理事会暨2025年学术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会监事长孙维杰,吉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方向春,学会劳动教育专委会理事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丁世海,长春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周继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劳动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苏州工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根华,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委员、“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宋大我等出席会议。劳动教育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珂主持会议并做主旨报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劳动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专委会会员单位代表1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孙维杰致辞
孙维杰指出,劳动教育专委会作为学会最具活力的分支机构之一,始终紧跟学会步伐,在理论研究上搭建高端平台;在实践推进中打造系统化培训品牌;在智库建设上为政策制定提供精准数据支撑与专业研判。他强调,当前高等教育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深刻变革,劳动教育面临着服务国家战略、适应技术变革、满足学生需求的三重使命,希望专委会学习贯彻好全国教育大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精神,进一步提高加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主动融入高等教育发展大局,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创新劳动教育工作模式,为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贡献、取得新成绩。

刘向兵致辞
刘向兵表示,建设教育强国不仅在于教育规模的扩张、教育资源的聚集,更在于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更显突出,劳动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优化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实效。
主旨报告环节,李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院党委书记林波、吉林大学东北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杨印生、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纪明分别作专题报告。来自9所院校的14位学者作了平行论坛分享。

数字助教智能体上线发布
会上,发布了教育部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数字助教智能体。为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教学的新路径,202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启动了数字助教智能体建设项目,在其公布的657家虚拟教研室中遴选11家单位作为首批数字助教智能体建设试点单位,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教育部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数字助教智能体——“劳博士”就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本次年会以“智创未来 劳育新人: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守正与创新”为主题,由吉林大学承办。
(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供稿)

